时间:2023-05-15 18:30:50 | 浏览:423
蜈蚣是冷血动物,低于10℃时便停止进食,-5℃左右进入冬眠,最适宜生长温度为6℃~20℃。要维持适合蜈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,可利用改造的蔬菜大棚进行蜈蚣无冬眠养殖。近年来,由于对药用蜈蚣的不断开发与利用,野生蜈蚣不断减少,货源紧缺,价格上涨,人工养殖蜈蚣效益较好。本期专题介绍大棚蜈蚣养殖技术,供养殖户参考。
人工养殖蜈蚣应选择在远离市区及人口聚居区,找土质较好、周围有树的70~80平方米的空地,用来搭建温室模式的蔬菜大棚。蔬菜大棚室内面积一般为70平方米左右,与一般温室大棚不同的是在大棚顶部塑料膜上,除了每间隔0.5米要加一个草苫子外,还要在草苫子上多铺一层塑料膜,并将双层塑料膜分别压紧固定好,可使大棚温度一直保持在高温恒温状态以达到保温效果,冬天可采取煤火炉加热方式供热。
另外要在大棚两边墙上开几个通风用的窗口,以便在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时进行通风排湿。建好大棚后在周围栽种一些南瓜、佛手瓜等,待瓜蔓长成以后,可与周边树木一同为大棚遮荫。
在建好蔬菜大棚后,一般在大棚内壁贴50多厘米高光滑的塑料膜来防止蜈蚣逃跑。
一般用瓦片或砖块码成栖息床,瓦片最少得用2个叠放在一起,叠放时使俩瓦片的突起部分相互支撑,瓦片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供蜈蚣栖息。栖息床的间距为10~15厘米,行距为30~40厘米;砖块则按一定的规则来码,砖与砖之间保留一定的缝隙作为蜈蚣的居所与钻爬通道。栖息床建成以后,饲养人员应用0.1%高锰酸钾溶液为栖息床及大棚内蜈蚣活动场所进行消毒,以防止疾病的发生。
大棚及配套设施建好后即可引种,种蜈蚣不仅要符合国家药用标准,还需要生长速度快、周期短等优点。种蜈蚣最好已达4龄的成虫,体长在11厘米左右。引种时间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以,但以立夏前后(5月上旬)引种最合适,这时候的雌蜈蚣已经进入繁殖期,即将产卵。雌蜈蚣是否怀卵很容易看出,怀卵后的雌蜈蚣腹部明显膨大。雄蜈蚣体形较瘦长,活动灵敏,爬行速度快。投放时,雌雄蜈蚣应按4∶1的比例投放,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500条,7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,一般投放蜈蚣35000条左右。
饵料种蜈蚣以鲜活的黄粉虫大幼虫为主,人工养殖黄粉虫质优价廉,很适合饲喂蜈蚣。
饲喂蜈蚣有昼伏夜出的习性,白天在窝内栖息,夜间出来活动、觅食。晚上8~12时是蜈蚣出来活动的高峰期,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,所以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喂食最为合适。刚引进大棚的种蜈蚣属4龄成虫,雌蜈蚣正处于孕育期(30~40天),在这期间雌蜈蚣有大量进食和积蓄营养的习性,应投喂足够量的黄粉虫,使蜈蚣吃饱吃好,便于多产卵。喂食时不要翻动蜈蚣的栖息地,以免其受惊影响产卵及孵化。
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,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~3天内不再进食,且不可能所有蜈蚣都在同一天取食,因此每天的投饵量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。如头一天投喂的饵料全被吃光,那么第二天可略增加一些;如发现有剩余饵料,第二天则可略减一些。蜈蚣能常年吃上大棚内新鲜蔬菜,也可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供水每天应换水一次,注意换水时要清洗干净饮水盘,以免蜈蚣在取食时将食物残渣带入水中污染饮用水。
环境应提供适宜的温湿度,种蜈蚣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5℃~35℃之间,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%~70%之间。种蜈蚣投放大棚时正值春末夏初时节,早午晚的温差相对比较大,早晨和晚上应堵严通风口,关好门窗,使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,中午应通过洒冷水进行降温,并打开通风窗口进行降温排湿,以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影响种蜈蚣的生长发育。
防逃对孕育期的蜈蚣必须不定期进行巡视检查,只要大棚内壁上有一条垂直粗糙的划痕,蜈蚣就可沿此划痕爬到棚外,造成大量逃逸。尤其是雌蜈蚣在临产期为了寻找合适的产房,会到处乱爬,因此在管理时,一定要经常检查大棚内壁上贴的光滑透明膜是否完好光滑,有无划痕,接口是否严密平整,四角是否出现皱折等。如塑料膜表面有粘滞性灰尘或污物也应及时清除,以免构成蜈蚣逃逸的“扶梯”。若发现塑料膜被蜈蚣咬破,应马上用透明胶补好。
蜈蚣为卵生,寿命在6~10年。产卵期温度应保持在20℃~28℃,湿度不宜太大,控制在50%左右即可。蜈蚣在产卵时最怕惊扰,若受惊扰,它就会停止产卵或将卵粒全部吃掉,这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。在蜈蚣产卵时,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,不要有大噪声,不要去翻窝观看。蜈蚣在不受外界惊扰的情况下,顺利产卵过程需2~3小时。蜈蚣产完卵后,会侧转身体用腹足把卵粒托聚成团,悬空抱在怀中进行孵化。蜈蚣产卵、抱卵孵化时间为40~50天。在这期间,雌蜈蚣一直不吃不喝,不离开卵或幼体,可以不投食,但必须按时加水,将湿度控制在60%~70%之间,温度控制在20℃~36℃之间。
共育期管理
共育期是指成虫与幼虫在一起混养的时期,此期应维护好大棚内的温湿度。温度应保持在25℃~30℃之间,相对湿度控制在60%~70%之间。如果温度过高,达到38℃以上时,蜈蚣体内的水分就会散失,一切活动都将停止;如果温度升至39℃以上时,其身体会干枯死亡。在多雨的季节,饲养人员应多注意大棚内的温湿度,及时进行升温排湿,防止低温高湿,防止蜈蚣患上腹胀病。当大棚内温度低于20℃时,饲养人员应及时点燃供暖炉升温,并不定时洒水增加湿度。共育期应尽量使幼蜈蚣居于瓦片最底层,以利于吸收水分,快速生长。
饵料小蜈蚣的饵料应以多汁、柔软的动物饵料为主,如黄粉虫的小幼虫、精肉等,投喂时精肉应剁成肉泥。而雌蜈蚣和成雄蜈蚣还是应以饲喂黄粉虫大幼虫为主。
供水在共育期,除了放置饮水盘外,还要放置吸水海绵。每天应不定时在吸水海绵上洒水,使它一直保持蓄水状态,以保证小蜈蚣正常饮水供给。
绿僵病高温高湿时发生,发病蜈蚣关节、皮肤出现小黑点,最后绝食死亡。
防治方法。剔除病体,用1~300倍硫酸铜溶液喷洒体躯,池内置换上新土。
肠胃病阴雨连绵天气易发生,病体头部呈紫色,毒钩全张开,绝食6~7天后死亡。
防治方法。用磺胺片0.5克研成细末拌入300克饲料中投喂。
脱壳病此病多发于雨季,栖息场所湿度过高,由真菌引起。初期表现为蜈蚣躁动不安,来回爬动,后期行动滞缓,最终因不食不动而死亡。发现病体和死亡蜈蚣要及时拣出,然后用阿莫西林0.25克,研成细末,加入1000克饮用水中拌匀供蜈蚣饮用,连喂数日,直至病愈;或用土霉素0.25克、食母生0.5克、钙片1克共研为细末,拌入400克饲料中投喂,连喂10天。
蜈蚣是冷血动物,低于10℃时便停止进食,-5℃左右进入冬眠,最适宜生长温度为6℃~20℃。要维持适合蜈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,可利用改造的蔬菜大棚进行蜈蚣无冬眠养殖。近年来,由于对药用蜈蚣的不断开发与利用,野生蜈蚣不断减少,货源紧缺,价格上涨
相信一提到蜈蚣,大家脑海中就有了一个印象。那就是有着非常多的腿,并且还是一种有毒的动物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见到了这种动物也总是避之不及。在人们的印象中,蜈蚣总是和蛇,蝎子等有毒的动物联系在一起。其实蜈蚣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
自古以来,有许多人被蜈蚣这种昆虫叮咬中毒,所以人们有很深的记忆。事实上,有毒不是养殖中最大的问题,因为它有毒,所以可以采取保护措施。现在,养殖蜈蚣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大,那么,如何养殖蜈蚣呢?选择种苗选择合适的蜈蚣幼苗是非常困难的,因为好的蜈蚣
蜈蚣,又名天龙、蜈蚣等。,是一种有毒腺的捕食性陆栖节肢动物。它的外形并不吸引人,但却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那么蜈蚣养殖的前景如何呢?蜈蚣养殖管理与技术!1.蜈蚣养殖前景如何?蜈蚣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,能祛风除湿,止痉,解毒攻毒。它在市场上的需求量
饲养蜈蚣有箱养法、缸养法和池养法三种。无论釆用哪种方法,都必须创造蜈蚣栖息隐身的缝隙和窝穴,并且大小适中,既保证蜈蚣有活动的场所,又保证管理方便。(1)箱养法纤维板加1.5厘米厚的木板条钉成木箱,一般箱宽50厘米、长100厘米、高40厘米,
蜈蚣与蛇、蝎、壁虎、蟾蜍并称“五毒”。蜈蚣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,但是并不好捕抓。因为蜈蚣怕的比较快而且毒性特别强,导致市场供不应求。那么蜈蚣价格一般多少钱一斤?现在养殖蜈蚣还赚钱吗?蜈蚣多少钱一斤1、蜈蚣不论斤说价格。蜈蚣是50条、或100条
相信看见蜈蚣大家都会感觉到头皮发麻,它的爪子很多,爬行的速度也非常快,毒性比较强,让很多人都觉得害怕,但是就是这种恐怖的虫子,农户们居然还要进行人工饲养,那是因为它们的药用价值非常高。蜈蚣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,它们在白天一般在山坡或者是路边
“黑斑病”是人工养殖蜈蚣中最常见的主要病害。尤其是在夏季,人工养殖池内很容易发生由霉菌所致的“黑斑病”,往往造成当年出生的幼小蜈蚣大批死亡,有时成年的大蜈蚣也会因被感染上这种霉菌病而致死。据我们多年调查,很少发现野生蜈蚣有这种疾病。因此
2020年8月27日,河南周口,赵振伟展示准备出售的蜈蚣风干产品。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周营镇赵寨村,有一名养殖蜈蚣走上致富路的年轻人,他就是今年32岁的赵振伟。2014年,赵振伟凭着对药用动物昆虫类中药材市场的了解,从外地返乡创业。成立沈丘
点击右上角的红字,关注【村小农网】 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!大蜈蚣拿到专门的蜈蚣收购点1只能卖到2元钱,而中药店貌似十块能买到1根!所以养殖前景广阔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尝试!那么你知道养蜈蚣需要什么样的环境,日常又吃什么呢?蜈蚣养殖前提需
蜈蚣饲料来源 要做好养殖业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饲料的问题。蜈蚣的饲料以肉食为主。要求新鲜干净。以猪肺。猪心。鸡肠。小鱼。青蛙。蛇。蚯蚓,各种虫类。肉类均可。大家根据当地情况。合理安排。哪种比较便宜。比较容易得到。相对供应较稳定的便选来做为
蜈蚣为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,其繁殖过程大致包括:两性细胞的发育成熟、求偶交配、筑巢产卵、抱卵孵化、育子等环节。1. 两性细胞的发育蜈蚣的生殖系统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。到孵出时,雄性生殖腺——精巢中已具备了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——精原细胞。而雌性生
过去,农村有“打渔摸虾,养活一家”的顺口溜,现在曾有:逮黄鳝、捉龙虾、刨蜈蚣可以补贴家用的说法。村子里有一个60多岁的大叔,他说刨蜈蚣也比较赚钱,在2015年前后,有一年大蜈蚣可以卖5、6块钱一条、小的卖2块钱多钱时,他上集到下集通过白天刨
蜈蚣是很多人害怕的一种生物,虽然它的外表并是很招人喜欢,但蜈蚣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,可以祛风湿、止痉,还有解毒攻毒的作用,在市场上有很大是需求,但是现在野生蜈蚣资源比较匮乏,而且采集难度大、成本高,因此现在人工养殖的蜈蚣会比较多,那么蜈蚣
蜈蚣的抗立竿见影力较强,一般不得病,但是如要饲养不得法也会使蜈蚣患病。现将蜈蚣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: 一、绿霉病:又称绿僵霉菌病,是人工养殖蜈蚣的主要疾病。从6月中旬到8月底,由于气温高、湿度大,以及食物发生霉变,蜈蚣很容易受到病